Link to this article in English
海归基督徒回国后将面临的“反向文化冲击”
作者:Sean C.
当留学生或访问完成学业或工作后回到中国,他们往往会面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挑战,这些挑战被称为“反向文化冲击”(reverse cultural shock)。反向文化冲击是指个体在回到自己原本出自的文化环境后,经历的心理和情感上的不适应,也是海归基督徒在重新适应中国社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之一。对于基督徒海归来说,这种冲击尤为明显,因为他们不仅需要适应文化和职业上的变化,还需要面对信仰和教会生活的挑战。以下是本站同工归纳的海归基督徒“反向文化冲击”的一些表现和应对策略:
反向文化冲击的表现
心理压力:许多海归在回国后会感到孤独和孤立,因为他们在国外形成的社交圈和生活习惯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会导致他们感到焦虑和抑郁。对于基督徒海归来说,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他们在国外已经逐渐熟悉海外的教会生活和信仰支持系统,而在国内的教会和团契可能跟海外的有显著的不同,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融入。
职业挑战:尽管海归拥有国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但他们在国内求职时往往会遇到“海归光环”消退的现象。许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有本地工作经验的候选人,而不是刚回国的海归,尤其是在今年国内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大环境中。这使得海归在职业发展上面临较大的压力。
文化差异:在国外生活多年的海归,已经习惯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回到中国后,他们需要重新适应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规范,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往往让人感到不适应。对于基督徒海归来说,这种文化差异还包括宗教信仰和教会生活的差异。回到中国后,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缺乏教会的灵性支持,国内的教会可能没有国外教会那样丰富的资源和活动,这更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和郁闷。基督徒海归在国外接受的价值观和信仰观念可能与国内的主流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有所冲突。他们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这种价值观的冲突。
社会关系:海归在国外建立的社交网络在回国后往往难以维持,而重新建立国内的社交关系也需要时间和努力。这种社交关系的断裂会让海归感到孤独和无助。对于基督徒海归来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教会或团契尤为重要,但这往往并不容易。
应对反向文化冲击的策略
- 心理调适:海归基督徒应当认识到反向文化冲击是一个正常的过程,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海归基督徒可以通过参加海归团契或找到属灵导伴,分享经验和感受,互相支持。
- 职业规划:海归基督徒在回国前最好能制定海归后详细的职业规划,了解国内的就业市场和行业动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应该多祷告,跟随上帝的呼召和带领(也许上帝对我们中间一些人的呼召是全职服事或投入宣教)。
- 文化适应:海归基督徒可以以谦卑和忍耐的态度,重新熟悉中国的社会和生活方式。可以向比我们更早回国的基督徒请教,也可以通过阅读国内的新闻和书籍,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和文化趋势。
- 社交网络:海归应当积极建立和维护国内的社交关系,特别是家庭和职场等方面的关系。多祷告、少论断;多服务,少抱怨。
- 信仰支持:基督徒海归应当积极寻找国内的教会和团契,参与教会活动,获得属灵生活的支持。可以通过参加小组查经、祷告会和其他活动,坚持个人灵修和信仰生活。
适应反向文化冲击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海归能耐心,是能够靠着上帝的恩典逐渐克服的。我们也为你祷告,求主保守带领你。